强化我校实验室安全监管经验交流专题之一
——2017年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报告
一、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概况
近年来,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频发,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,国家和教育部对此越来越重视,教育部要求学校每年要报送“实验室安全工作年度报告”。省环保厅、武汉市公安部门经常深入学校实验室突击检查等,仅2017年,上级部门要求的检查就达12次。
我校现有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,715间实验室;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(工程中心)12个, 170间实验室,涉及到实验安全的,还有校医院等单位。在教育部《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》所列的12大类369项中,除了激光和大型机械等少数条款,我校绝大多数都有涉及,尤其是化学、生物、辐射、特种设备、水电基础安全等事项,量大面广,实验室安全工作任务重、压力大。
二、我校的主要做法和成效
2017年,我们依然坚持的是预防为主,加强人防、技防、物防和管理,消除不安全因素。
(一)明确安全责任体系,健全管理规章制度
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,纳入学校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专门成立了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。形成了“学校统一领导、职能部门监管服务、学院主体负责、实验室具体实施”的“校-院-实验室”三级管理模式。实行“月检查,零报告”制度。各学院的书记院长亲自抓安全,主动担责,逐级落实。
(二)开展安全教育培训,增强师生安全意识
“安全事大,教育为先”,学校全年开展了4期“实验室安全”专题培训。开展了“实验室安全教育月”活动,组织新生专题学习,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并签订“安全责任协议书”。
(三)实施常态检查机制,专项排查安全隐患
2017年共组织了5次全校性实验室安全检查,逐一梳理隐患,加强整改与复查。化学学院实行“安全员每天检查一次,实验室每周检查一次,学院每月和节假日检查一次”,并评选“安全卫生星级实验室”,评选结果与奖学金和评优评先挂钩。物理学院主动配合学校对纳米楼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封楼整改,使安全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。文科实验教学中心,制订了实验室和设备外借安全管理细则,并严格执行。
(四)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提升安全管理水平
学校建设了“试剂安全管理平台”,已上线试运行,从全生命周期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。建设了“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”,实时掌握实验室运行状况。计算机学院协助学校开发了微信版和网页版的“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”,方便学生学习、练习和考试等。生科院还将虚拟仿真技术和实际操作相结合,开发虚拟仿真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项目等。
(五)加强安全设施建设,打造绿色安全环境
正在新建危化品仓库,定制了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,2017年共处置废弃物42吨。保卫处在核物理实验室、废弃物暂存柜等重点场所安装了监控设施,与保卫处值班室和武汉市公安局联动。2017年,相关单位共同配合,学校取得了“辐射安全许可证”,从业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,持证上岗,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,规范安全地处理了6枚废弃放射源,我校的辐射安全得到基本保证。
三、学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师生安全意识仍待加强
部分师生对实验室安全重视不够,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,将安全环保意识“固化为制度,内化为习惯,形成文化”。
(二)需进一步规范危化品全过程管理流程
危化品管理是我校面临压力最大的实验室安全事项,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,药品种类多,这些药品在采购、保存、使用、废弃物处理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
(三)用电安全问题日益突出
我校实验场所紧张、部分实验楼陈旧、线路老化等,存在安全隐患。
事故的发生,有其偶然性,但隐患的堆积有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性。所以,隐患就是事故。这些隐患就像一把利剑高悬在头顶,让我们不可有须臾懈怠。实验室安全永远在路上,是一场不容有任何失误的持久战。